明周文化【關公很忙】 尚武精神 詠春武館內的關帝像 梁挺宗師訪問
香港不同的社羣都會拜關帝,因為其社羣信奉的精神,與關帝代表的精神契合。然而,又正因為黑白兩道都敬拜關帝,讓拜關帝的地方,有時不禁讓人心生敬畏:到底這裏是哪一路數的?這種敬畏其來有自,畢竟關帝精神,其中一個核心就是尚武,這思想也許不夠和理非非,但卻自有其存在之必要。
武館內,人們到場離場,都會向着葉問師祖肖像鞠躬表示敬意。現在是梁挺的國際詠春總會會址的單位,過去則曾是葉問的詠春體育會會址,而場內除了葉問的肖像,亦放有關帝神壇在。
「這關帝在我們1970年搬進這單位時就一同進來了。」梁挺這樣說。武館內的陳設,仍保留了七、八十年代舊香港的況味,從室內的照片可看出,這裏的佈置多年來無甚差異,而用途也一樣,就是詠春的武館,而即使梁挺創立的國際詠春總會,在九十年代末,已在六十四個國家設有總部或支部,這個關帝坐陣的唐樓單位,仍是國際詠春總會的國際總部。
梁挺,詠春宗師葉問的徒孫,長於尚武的年代。他的父親是「戰前差」,即二戰前已是警察,仍有從事反黑活動,他的叔父亦有習詠春者,對梁挺來說,習武好像是理所當然,但其實最初他的父親是反對他習武的。「那時他想,我本來已經頑皮,學武後還得了嗎?」
武術修身 然而,學武後的梁挺,反而變乖,「因為練武之人不會隨便與人打架。正如問公常說的話,對付敵人最好的方法,就是與他成為朋友。」忠信仁義,練武之人深諳其重要,要化干戈為玉帛,不一定要用武力手段,更重要是如何令人信服,而心存敬畏,才能轉過頭來讓人尊敬。
在香港,尚武年代可能已過去,但梁挺的國際詠春總會遍佈全球,甚至多有國外人士專程來港,就是為了與梁挺學藝。笑言詠春要「背叛師門」,不是說要不認祖師,而是說後來者應該要有自己的思考及領會,走出自己的路。「我也是教而後知不足,繼續學習,也從問公身上得到他的教導,慢慢才建立起一套教學的系統。有好幾年時間,我常找問公飲茶,我才發現,他突然興起而告訴你的道理,往往讓我受益不淺。」
中國人的師徒關係,往往是不作解釋的。你不明白時去問,師父可能叫你閉嘴。然而,外國人學習,反而時常發問,要明白了,才會信服。梁挺建立的詠春系統,其實是平衡兩者的方法,身授之法,加上系統框架,讓武藝與武者的精神品格,也能一同訓練。
最難教的紀律部隊 關帝受黑白兩道尊敬,而早年武館又常有黑社會出沒,在武館設關帝,是否會惹人誤會?「我常常說,詠春是皇氣最重的武術,又怎會有黑社會去學呢?」梁挺認為,武館設有關帝,其實都是敬重他忠信仁義的精神,那與武者要求的品格是一致的。
「詠春這門是比較特別的。我們常笑說,我們無龍、無獅、無麒麟。其一原因是詠春不是表演性質,它本來就是一種殺人術,背後也有秘密會社的意味。」梁挺過去多年亦不時有教授各國特種部隊詠春,他就坦言,在紀律部隊中,一般的警察最是難教,「因為他們的前提是不能傷人。反而特種部隊、巷戰部隊之類就比較易教。」以武抗暴,於是其術之秘,傳授之考量也必看重徒弟的精神品格,「像我現在親授的班,當中大部分都是師傅級別的徒弟,許多重要的東西,也是了解過他們的品格,我才會傳授的。」
於是在武館中授課時,無論是哪一位學員受教,旁邊的師兄弟也會停下手腳,觀摩後齊聲一句多謝師傅。進場離場,也心存敬畏鞠躬。尚武與謙遜,看似是矛盾的品格,在武館中其實並不矛盾,就如關二哥的武藝高強,也臣服於劉備之下,什麼讓這樣的人也甘為人下?也許因為,武者信服的不是個人,而是一種精神。